康復訓練器材可以使偏癱零肌力患者做早期主動運動訓練,即用健側帶動患側、上肢帶動下肢;其運用智能化的運動模式,模擬上下肢的功能,即上肢伸夠模式,下肢蹬踏模式;通過四肢重復、交替的主被動運動,有效控制肌張力、增強本體感覺向中樞神經傳入,重建運動模式及平衡控制。
康復訓練器材是集有氧訓練、阻力運動、耐力運動、力量運動、靈活性運動和協(xié)調性運動于一體的綜合性運動療法,它能夠使患者的骨骼肌得到拉伸,肌力增強,提高肺功能水平,增加患者的運動能力。
康復訓練器材功能:
1.可通過上肢帶動下肢,健側帶動患側,上肢伸夠、下肢蹬踏的基礎功能性四肢聯(lián)動訓練方式解決零肌力患者早期的主動康復訓練;
2.滿足患者全身功能性、協(xié)調性的運動訓練需求;
3.主動運動,保證患者正常訓練,不會引起痙攣,并可加快本體感覺的恢復;
康復訓練器材適用范圍:
康復踏車訓練、偏癱肢體綜合訓練、關節(jié)活動度訓練、肌力訓練等; 廣泛適用于神經、心肺、骨關節(jié)、代謝疾病等各康復領域。
康復訓練器材技術特點:
1. 可通過髖膝關節(jié)支撐架對大腿位置的固定,保持患者正常的下肢功能運動體位,可有效防止患者在下肢屈伸運動伸直位訓練時膝過伸、髖外展的發(fā)生;
2. 手部握套可幫助上肢零肌力的患者在運動時保持抓握位及伸腕位;
3. 上肢運動桿長度可以調節(jié),可滿足患者上肢不同關節(jié)活動范圍的屈伸訓練;
康復訓練器材作用機制:
1. 運動訓練可刺激蛋白質合成,提高患者的瘦體重,促進紅細胞生成,加強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循環(huán),增強體力。
2. 運動訓練可使肌纖維I型和IIa型直徑增加,提高運動強度和運動耐力。
3. 運動訓練能夠使線粒體密度增加,肌纖維攜氧能力升高,有氧代謝能力增強,提高運動耐力。
4. 運動訓練可使患者毛細血管與肌纖維的比值增加,單位體積肌纖維毛細血管表面積變大,肌肉攜氧能力增強。
康復訓練器材適應癥:
1.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支氣管哮喘、間質性肺病、支氣管擴張、冠心病等心肺功能不全患者。
2.中風后遺癥、腦癱、多發(fā)性硬化、肌肉萎縮、帕金森綜合癥。
康復訓練器材禁忌癥:
1.生命體征不穩(wěn)定者,如發(fā)熱等;
2.患有急性全身性疾病者;
3.不穩(wěn)定型心絞痛者;
4.嚴重心律失常;
5.3級高血壓控制不良者。